生活中,不少中老年人或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士,都容易出现脚跟疼痛的症状,足跟痛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很高,仅次于腰腿痛,尤其是体型肥胖者更易发生。不知不觉中常常感到足跟部的酸痛不适或伴刺痛,晨起站立足跟承重后疼痛明显,活动一会儿减轻。久行久立后疼痛加重,休息后又会减轻为特征。看不见足跟部的红、肿,X线检查也无明显异常,或仅在跟骨底面见到大小不等的骨刺。
为何会出现脚跟痛?
跟痛症是指足跟部跖侧(足跟底部)以疼痛为主的一种病症,主诉足跟部疼痛,在站立及行走时症状加重。多数学者认为其与劳损、骨质退行性变化关系密切。由于附着在跟骨结节处的跖腱膜受到长期的牵拉、刺激而产生损伤变性、慢性无菌性炎症,以及跟骨的骨质增生引起足跟痛。多见于40~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者。
1、急性损伤,如走路时足跟踩着高低不平的路面,由于足跟着地过猛,局部受冲击伤而发病。
2、长期负重行走,经常繁重的体力劳动,体形肥胖或足有畸形(如扁平足、外翻足等),足跟着力过大,足跟皮下软组织受挤压性损伤,脂肪垫萎缩变性,跖筋膜劳损或跟骨下滑囊炎可使局部充血,肿胀和疼痛。
3、跟骨骨刺,多发生在跖筋膜和足底肌在跟骨结节的前缘附着处,由于跖筋膜和足底肌在其附着处受到反复牵拉,引起慢性损伤性炎症,炎症刺激进而诱发骨刺形成。其他如足跟脂肪垫萎缩、跟下滑囊炎、跟骨高压症等均可引起足跟痛。
4、跟痛症与骨内高压有一定的关系,跟骨内高压是引起跟痛症的原因之一。如静脉回流障碍可使跟骨内压升高。
脚跟痛的表现有哪些?
脚跟痛表现包括:足跟部疼痛,行走或承重时疼痛会加重,休息后症状会减轻;站立、行走、跑跳时足跟不敢着地,甚至跛行;肌肉紧张,沿跟腱周围有压痛,痛点常不集中,可触到硬结或条索状肌束,此处有明显压痛。
中医治疗效果明显 临床上,除了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方法,中医方法治疗跟痛症也有独特疗效。除了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,患者在家中也可进行简单易行的按摩和训练,促进康复。
1、推拿按摩
可到专业机构进行推拿按摩,以达到疏筋通络、活血止痛的效果:
取俯卧位,自患侧足跟至跖腱膜施以滚法5分钟,配合按揉法交替应用。
取仰卧位,拇指重点按揉跟骨结节,并按揉申脉、照海、然谷、太溪等穴位,以有酸胀感为度。
2、康复训练
毛巾拉伸练习:
坐位,将患侧腿伸直,用毛巾经前脚掌环绕足底,双手握住毛巾两端。
双手用力拉毛巾,使踝关节背伸(钩脚),并维持姿势不动。
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。
练习时,每天3组,每组3次,每次坚持15-30秒钟。
站立位腓肠肌牵拉练习:
站立位,面对墙壁,手臂抬高与肩同宽,身体前倾,手掌撑住墙。
健侧腿在前呈弓步,患侧腿在后绷直,脚跟不离地。
将患侧腿脚跟轻轻向外旋,同时身体前倾压向墙壁,感觉小腿后方有牵拉感,维持姿势不动。
注意保持患侧腿膝关节伸直。
练习时,每天3组,每组3次,每次坚持15-30秒钟。
坐位跖腱膜牵拉练习:
坐位,将患侧脚放于对侧膝关节上方。
手握住足趾掌侧,并向背侧牵拉,直到感到舒适,或有足弓牵拉感。
练习时,每天3组,每组3次,每次坚持15秒钟。
跟腱牵拉练习:
患侧足前脚掌和健侧足站在台阶上。
患侧足跟向下一级台阶下落,直至感到有足弓牵拉感。
练习时,每天3组,每组3次,每次坚持15-30秒钟。
饮食:宜吃补益食物
中医认为跟痛症属于“骨痹”范畴,是由肝肾不足而造成。饮食宜吃补益食物,有益气、养血、壮阳、滋补的作用,分为温补、清补和平补。
温补:有温中、助阳、散寒作用。如羊肉、狗肉、桂圆等。
清补:有滋阴、清热的作用。如鸭、鹅、甲鱼、豆腐、莲子、冰糖等。
平补:适用于疾病的恢复期,也适用于正常人的补益。如鸡蛋、鸡肉、猪肉、银耳等。
日常:睡前可热水泡脚
治疗期间宜静养休息,并抬高患肢,不宜久行久立。肥胖者平时注意饮食与锻炼,控制体重。
宜穿宽松底软的厚底鞋,鞋内放置海绵厚垫或足跟减压垫,以保护足跟和减少跖筋膜张力。平足者可选用足弓矫形垫,垫起足弓。
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浸泡脚和小腿约15-20分钟左右,这样可以促进下肢肌肉、韧带和关节血液循环,预防跟腱周围炎的发生。
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,平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,如散步、游泳、太极拳、骑自行车等。行动不方便者可以每天做下肢关节和足部肌肉收缩锻炼,以增强足底肌的力量,减缓韧带退变松弛。
中老年人预防足跟痛应注意:
1、要穿柔软舒适的鞋如布鞋,休闲鞋,在家中比较好穿着富有弹性的拖鞋;
2、天气转冷时要注意足部保暖,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;
3、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,包括控制体重,避免重体力活动。
4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,经常参加适宜户外活动,如步行、慢跑或骑车,以增强体质,增强局部血液循环,延缓足跟部附近组织的退行性变;
5、营养防治:中老年人应注意补充维生素,富含钙镁的食物,防止骨质疏松。
来源:佛山市中医院、网络综合